专利详情

标题新型麦饭石微生态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标]当前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申请日2007年9月11日
申请号CN200710059556.8
公开(公告)日2008年7月30日
公开(公告)号CN101230322A
授权日-
法律状态/事件撤回-视为撤回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发明人张清敏 | 崔合香 | 崔小会 | 李燕 | 钟欢 | 陈卫民 | 孙红文
受理局中国
当前申请人(专利权)地址300071天津市卫津路94号 (天津,天津,南开区)
IPC分类号C12N1/20 | C12N11/14 | C02F3/34 | C12R1/125 | C12R1/10 | C12R1/11 | C12R1/465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号C2762 | C276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被引用专利数量33
专利价值-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水-沉积物交界层微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微生态菌制剂是以0.2~0.4mm麦饭石为载体,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与细黄链霉菌优化组合的复合微生物吸附或固定化。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数量比接近1∶1∶1;三种芽孢杆菌混合液体与细黄链霉菌菌液的体积比为2∶1。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在每年的春季3~4月撒入功能水体水-沉积物交界层,可以防治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的夏季6~8月暴发性生长。改善水质,阻止富营养化发展,促进水-沉积物交界层的碳氮氧循环。微生态菌制剂的有效菌落数高,适应性强,修复水-沉积物交界层微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

1.一种新型麦饭石微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该微生态修复剂由0.2~0.4mm的麦饭石和吸附在麦饭石上的活性菌组成,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为主,辅以适量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并吸附固定化于麦饭石上制备成菌制剂;吸附于麦饭石上的微生态菌制剂是上述三种芽孢杆菌与细黄链霉菌组合的复合微生物,其中三种芽孢杆菌的比例接近1∶1∶1;三种芽孢杆菌与细黄链霉菌的体积比为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1)  将麦饭石粉碎,粒径控制在0.2~0.4mm;

2)  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细黄链霉菌四种菌优化组合组成活性菌液;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用含有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液,分别一级扩大培养,二级、三级扩大培养时,采用三种菌混合扩大培养;三种菌的比例接近1∶1∶1,培养条件:35~37℃,培养20~24h;每毫升菌液的有效活菌数达到100个亿以上,即1010cfu/mL;细黄链霉菌用含有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液,培养液再加入2%的酵母粉,进行一、二、三级扩大培养,培养条件:28~30℃培养36~42h;每毫升菌液的有效活菌数达到100个亿以上,即1010cfu/mL;将上述前后两种扩大培养的菌液按2∶1体积比充分混合;

3)  在充分搅拌条件下吸附于0.2~0.4mm麦饭石上,菌液吸附量10%~20%;用40℃~50℃热气干燥或不干燥直接密封于有聚乙烯厚内衬的编织袋内,室温保存;

4)  使用时均匀地撒于各种地表水体的水-沉积物交界层;使用量0.5~1.0kg/m2。

技术领域

[0001]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的淡水湖泊、河流等地表水已经处于富营养化或高度富营养化状态,太湖、巢湖和滇池相继发生蓝藻暴发就是明证。治理或防治蓝藻的暴发,除了严格控制湖泊、河流周边的点、面源的污染外,在适当时机加入适量的微生态菌制剂是切实可行有效措施。关于净化水体、修复水生态环境的微生态菌制剂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但是,还未见以麦饭石为载体,吸附高密度、高活性的菌液,且能大面积使用的微生态菌制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附于麦饭石的微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为主,辅以适量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并吸附固定化于麦饭石上制备成菌制剂。四株菌种均购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

[0006]吸附于麦饭石上的微生态菌制剂是上述三种芽孢杆菌与细黄链霉菌优化组合的复合微生物,其中三种芽孢杆菌的比例接近1∶1∶1;三种芽孢杆菌与细黄链霉菌的体积比为2∶1。

[0007]麦饭石-微生态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8]1.将保存的各斜面菌种活化,分别摇瓶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用含有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液,先分别一级扩大培养,然后进行二级、三级扩大培养时,采用三种菌混合扩大培养。三种菌的比例接近1∶1∶1,培养条件:35~37℃,培养20~24h。每毫升菌液的有效活菌数达到100个亿以上,即大于1010cfu/mL。细黄链霉菌用含有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液,培养液再加入2%的酵母粉,经一、二、三级扩大培养,培养条件:28~32℃培养36~42h。每毫升菌液的有效活菌数达到100个亿以上,即大于1010cfu/mL。将上述两种扩大培养的菌液按2∶1(v/v)充分混合(三种芽孢杆菌为2,细黄链霉菌为1)。

[0009]2.将麦饭石粉碎,粒径控制在0.2~0.4mm,在充分搅拌条件下吸附或固定化于麦饭石上,菌液吸附量10%~20%;

[0010]3.用40℃~50℃热气干燥或不干燥直接密封于有聚乙烯内衬(厚)的编织袋内。室温保存。

[0011]4.使用方法,打开密封袋子后均匀地撒于各种地表水体的水-沉积物交界层。使用量0.5~1.0kg/m2。

[0012]5.在每年的春季(3~4月)撒入水-沉积物交界层,可以防治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的夏季(6~8月)暴发性生长。改善水质,阻止富营养化发展,促进水-沉积物交界层的碳氮氧循环,修复水-沉积物交界层微生态环境。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1)复合菌固定化于麦饭石上,使复合菌制剂有效地加在水-沉积物的交界层.麦饭石不仅能为交界层的所有生物包括各种菌提供微量元素,还由于其网状、多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所以能在单位体积内附着吸附较多的菌体。所以,吸附的活性菌一旦进入水-沉积物的交界层就可以很快形成优势菌群,发挥其降解有机物,氧化还原等作用,尤其是促进硝化-反硝化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处于快速动态平衡,使亚硝态氮处于低水平,不能积累。实验证明,0.02~1mg/L亚硝态氮有促进铜绿微囊藻一类藻的生长的作用,而亚硝态氮在0.02~1mg/L范围内抑制其它藻的生长。若铜绿微囊藻一类的藻不能形成优势生长,就不会发生蓝藻暴发事件。

[0015]2)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是好氧菌,能分泌多种蛋白酶、氧化物酶。是降解有机物,转化矿物质,氧化还原等作用的主力菌;地衣芽孢杆菌是兼性厌氧菌,可以与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以及细黄链霉菌共生,相辅相成,共同修复微生态环境。

[0016]细黄链霉菌,能产生抗生素抗病驱虫,分泌刺激素,促进大多数藻类生长,转化矿物质。

[0017]四种菌以麦饭石为载体进入水-沉积物交界层后形成优势菌群,与土著菌等生物在麦饭石的表面或内部形成丰富的生物聚集岛,以活跃的生物膜促进、修复水-沉积物的交界层微生态系统平衡。

[0018]具体实施方案

[0019]实施例1

[0020]按下列步骤进行:

[0021]1)将4℃保存的各斜面菌种活化,分别摇瓶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都用含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基培养,37℃培养20~24h;细黄链霉菌用含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基培养,32℃培养36~42h。

[0022]2)一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与细黄链霉菌分别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5%。

[0023]3)二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按1∶1∶1体积比,混合培养。细黄链霉菌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5%。    

[0024]4)三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混合扩大培养。细黄链霉菌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5%。

[0025]5)将三种芽孢杆菌三级液体扩大培养液与细黄链霉菌三级液体扩大培养液按2∶1(v/v)充分混合。

[0026]6)以0.2~0.4mm麦饭石为载体固定化上述混合菌液。固定化菌液10%~20%。

[0027]7)用35~45℃温热风干燥,控制含水率20%以下,干燥后密封于内衬聚乙烯的包装袋内。或者直接将吸附菌液的麦饭石密封于内衬聚乙烯的包装袋内。

[0028]8)使用方法,打开密封袋子后均匀地撒于各种地表水体的水-沉积物交界层。使用量0.5~1.0kg/m2。

[0029]9)在每年的春季(3~4月)撒入水-沉积物交界层,可以防治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的夏季(6~8月)暴发性生长。改善水质,阻止富营养化发展,促进水-沉积物交界层的碳氮氧循环,修复水-沉积物交界层微生态环境。

[0030]实施例2

[0031]按下列步骤进行:

[0032]1)将4℃保存的各斜面菌种活化,分别摇瓶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都用含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基培养,37℃培养24h;细黄链霉菌用含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基培养,32℃培养42h。

[0033]2)一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与细黄链霉菌分别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10%。

[0034]3)二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按1∶1∶1体积比,混合培养。细黄链霉菌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10%。

[0035]4)三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混合扩大培养。细黄链霉菌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10%。

[0036]5)将三种芽孢杆菌三级液体扩大培养液与细黄链霉菌三级液体扩大培养液按2∶1(v/v)充分混合。

[0037]6)以0.2~0.4mm麦饭石为载体吸附上述混合菌液。吸附菌液10%~20%。

[0038]7)用45℃温热风干燥,控制含水率20%以下,干燥后密封于内衬聚乙烯的包装袋内。或者直接将吸附菌液的麦饭石密封于内衬聚乙烯的包装袋内。    

[0039]8)使用方法,打开密封袋子后均匀地撒于各种地表水体的水-沉积物交界层。使用量0.5~1.0kg/m2。

[0040]9)在每年的春季(3~4月)撒入水-沉积物交界层,可以防治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的夏季(6~8月)暴发性生长。改善水质,阻止富营养化发展,促进水-沉积物交界层的碳氮氧循环,修复水-沉积物交界层微生态环境。

[0041]实施例3

[0042]按下列步骤进行:

[0043]1)将4℃保存的各斜面菌种活化,分别摇瓶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都用含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基培养,37℃培养22h;细黄链霉菌用含10%腐殖酸的淀粉培养基培养,32℃培养40h。

[0044]2)一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与细黄链霉菌分别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10%。

[0045]3)二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按1∶1∶1体积比,混合培养。细黄链霉菌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5%。

[0046]4)三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种芽孢杆菌混合扩大培养。细黄链霉菌单独扩大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上)。接种量5%。

[0047]5)将三种芽孢杆菌三级液体扩大培养液与细黄链霉菌三级液体扩大培养液按2∶1(v/v)充分混合。

[0048]6)以0.2~0.4mm麦饭石为载体固定化上述混合菌液。固定菌液10%~20%。

[0049]7)用40℃温热风干燥,控制含水率20%以下,干燥后密封于内衬聚乙烯的包装袋内。或者直接将吸附菌液的麦饭石密封于内衬聚乙烯的包装袋内。

[0050]8)使用方法,打开密封袋子后均匀地撒于各种地表水体的水-沉积物交界层。使用量0.5~1.0kg/m2。

[0051]9)在每年的春季(3~4月)撒入水-沉积物交界层,可以防治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的夏季(6~8月)暴发性生长。改善水质,阻止富营养化发展,促进水-沉积物交界层的碳氮氧循环,修复水-沉积物交界层微生态环境。